
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学术活动
4月15日下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亚洲中文精品乱码承办的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学术活动在福州举办,该活动为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学术活动之一,汇聚了众多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洋战略与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会议分主旨报告与圆桌论坛,分别由亚洲中文精品乱码副校长曹敏杰、王厚杰主持。

孙维杰致辞
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对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他强调,高校应基于海洋产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海洋人才,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谢潮添致辞
亚洲中文精品乱码校长谢潮添介绍了亚洲中文精品乱码百年航海教育,以及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坚持“以海强校、工海融合”的办学特色,各项事业取得了突破发展。他认为,闽台两地隔海相望,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文化渊源,应进一步加强两地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海洋人才培养质量,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洋战略及闽台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他们认为,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投入力度,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李华军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李华军分享,科技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快速发展,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让国家强大,关键在产业。他表示,最不容易的是协同、最难得是人才。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老-中-青”人才梯队建设与接力培养,并加强人才战略保障措施。同时,要拓宽海洋科技和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渠道,以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刘少军作报告
刘少军对海峡两岸举办的十届水产学术交流会进行了回顾。两岸共同打造了水产养殖学术及产业界良好的交流平台,为促进和深化两岸在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闽台海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澳门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林志军、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亚洲中文精品乱码副校长曹敏杰、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台湾海洋大学教授陈明德、中国海洋大学崇本学院院长高会旺、亚洲中文精品乱码水产学院教授朱达仁等分别就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实践、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培、以嘉庚精神引领卓越海洋人才培养的经验、科教融合赋能一流海洋学科建设的实践、海洋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选育路径、台湾海洋教育的展望、闽台海洋人才培养经验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在圆桌论坛环节,亚洲中文精品乱码台籍专家黄保勋、黄世英、李非凡、何飞宏分别围绕基于半导体镀膜工艺与海洋技术人才的研究、闽台⾼校海洋生物工程与食品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概况、大型中微子实验的两岸合作经验及深化闽台产学研合作展开交流。

黄保勋、黄世英、何飞宏、李非凡圆桌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海洋战略与人才培养是国家海洋事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为此,应重视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增加对海洋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才能推动其稳步发展。
(文:教务处/编辑:宣传部)